隨著我國的快速發展,我國農業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尷尬情況:70后的農村人不愿意繼續從事農業耕作;80后的農村人不會種田;90后的農村人個個都有著城市夢,叫他們種田?想都別想。于是乎,農村開始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情況,有地無人中,不少農田開始撂荒,雖然說政府不會征收稅點與撂荒費,但是這樣大好的資源白白浪費不禁讓人心痛。
隨著我國的快速發展,我國農業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尷尬情況:70后的農村人不愿意繼續從事農業耕作;80后的農村人不會種田;90后的農村人個個都有著城市夢,叫他們種田?想都別想。于是乎,農村開始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情況,有地無人中,不少農田開始撂荒,雖然說政府不會征收稅點與撂荒費,但是這樣大好的資源白白浪費不禁讓人心痛。
撂荒伴隨著土地流轉的出現,按理來說,土地流轉這是一件好事,至少在農業耕種模式上是有進步的,但有些人為什么寧愿撂荒也不愿將土地流轉出去呢?筆者認為其原因有兩點:
一、地流轉周期長
土地流轉一般情況下需要簽數十年光景,而流轉的費用也是按當下的行情來支付給農民的。在這流轉的十幾年里,人民幣可能會貶值,租地費用也許會上漲,農民也會考慮到這些現實的問題。
因此很多農民會這樣想,“把土流轉給家庭農場還不如自己就這樣種著,市場好了就多收點,不好了,就賤賣,土地握在手里還是很安全的”。
二、對于生存缺少安全感
靠天吃飯是農民生存的常態,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,長期地被忽視,生存上沒有任何的保障,將土地握在手里也是心理上沒有安全感的體現,一種自保的行為。
也許,他們的心底里,土地是在他們沒有勞動力的時候可依靠的救命稻草。當年老的農民工不能為城市創造價值的時候,回到家鄉,他們至少還有幾畝土地,只要有土地就能夠存活,所以很多在外打工的人,寧愿粗放經營甚至撂荒,也不愿意將土地流轉出去。